深陷财务泥潭,资本狂人郭家学套现离场,山西国资千里追讨9.34亿!## 医药巨头郭家学##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山西国资千里讨账
在资本市场的传奇故事中,一夜暴富的奇迹并不罕见。不过,手握传统中药秘方的老字号企业广誉远,在过去几年却遭遇了经营困境和财务造假风波。这一切问题的背后,都与公司的前实际控制人郭家学密切相关。
其实这样一些问题早已有迹可循,只是郭家学通过种种手段掩盖,直到他成功套现13亿元离场后,广誉远被山西国资接手,这样一些问题才逐一浮出水面。这使得山西国资不得不千里迢迢来讨回这笔9.34亿元的欠款。
说起国内著名的“四大药店”,山西广誉远虽不如其他三家那么耀眼,但作为四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广誉远拥有国家保密配方龟龄集和定坤丹,按理说这两项“镇店之宝”应该足以让它在市场上稳扎稳打。
然而,广誉远的发展并没有如人们预期般顺利。20世纪90年代末,它甚至濒临破产。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广誉远遇到了它的“救命稻草”——郭家学。
当时的郭家学怀揣着理想,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投身商海。他当过养猪户、种过草药、涉足IT行业、销售医疗器械,最终以东盛集团为核心,开始了医药行业的整合之路。
那个时代,郭家学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中国首个民营500强企业。为实现这个目标,他陆续投资了江苏启东盖天力、青海制药、丽珠集团、潜江制药和云南白药,因此被称为“资本狂人”。
2003年,东盛集团以零元收购了资不抵债的广誉远,并在随后的重组过程中,晋中国资以5%的土地入股,而东盛集团则持有广誉远95%的股份。
这样的收购行为犹如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例如,在2004年从众多巨头手中夺下云南白药后,东盛系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郭家学的世界500强梦也随之破灭。
到了2006年,郭家学开始频繁出售资产,以12.64亿元出售白加黑,1.7亿元出售丽珠集团股份,还以7.5亿元抛售云南白药股票。东盛集团终于在2012年还清了38亿元贷款及8亿元担保利息,郭家学也只剩下广誉远的前身——东盛科技。
尽管郭家学在执掌广誉远的二十多年间为这家老字号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市场上的声誉背后,隐藏着不断膨胀的财务泡沫。
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2016年广誉远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西安东盛、鼎盛金禾、磐鑫投资合计持有的山西广誉远40%股权,评价估计价格高达32.34亿元,增值率超过8242.15%,交易作价12.92亿元。这样的高溢价自然需要相应的业绩承诺。东盛集团承诺广誉远在2016年至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3亿元、2.35亿元、4.33亿元。
然而,2014年和2015年广誉远的净利润仅为480万元和1261万元,远远低于对赌协议中的要求。令人惊讶的是,签署协议后的三年里,广誉远的业绩突然大幅度增长,累计完成承诺利润的99.01%,2018年也有96.74%。
虽然广誉远的业绩增长迅猛,但其经营性现金流却很糟糕,三年内只有6.94亿元的现金流,与净利润严重不符。同期应收账款从3.97亿元猛增到9.49亿元,增幅远超营收增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大量的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导致协议期过后,广誉远的业绩迅速下滑。2019年至2022年间,净利润直线年出现负数。
这些已经与郭家学无关了。2021年6月,西安东盛选择脱手广誉远,以股抵债偿还晋创投资的债务,权益变更完成后,晋创投资将持有14.53%股份,西安东盛持股比例降至3.34%,广誉远实控人由此变为山西国资,总资产达到13亿元。
由于之前遗留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广誉远,山西国资接手后不久就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在2023年专门开展了“老账清收”行动。
截至2024年6月,广誉远的清账活动仍在进行中。幸运的是,在收回款项、清理库存的“刮骨疗毒”式治疗下,广誉远逐渐走出低谷,2023年由亏转盈。此时,山西国资也将郭家学告上法庭,要求他偿还9.34亿元资产。同年12月,法院传来好消息,东盛集团名下的9.34亿元资产已被查封!
百年老字号广誉远深陷财务泥潭,资本狂人郭家学套现离场,山西国资千里追讨9.34亿!从濒临破产到国资接盘,从虚增利润到刮骨疗毒,这家药企的命运令人唏嘘。
您如何看待资本操盘手与实体企业的博弈?是资本运作成就了广誉远的短暂辉煌,还是过度扩张埋下了隐患?中医药老字号如何在新时代守住根基?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陕西首富套现13亿全身而退,山西国资千里讨账9.34亿,如今怎样了=2025-03-03 09:35·财科智融界
广誉远上半年增利不增收,多年财务造假阴云已散?=金融界2024-09-01 17:25
西安昔日医药巨头,被“追债”9.34亿元=每日经济新闻2024-06-27 10:25